活動 | IPIF 2024國際包裝創新大會圓滿收官,行而不止,2025中國包裝容器展再約!
2024-10-21 10:53 來源: 責編:張曉丹
突破“卡脖子”技術:高端可回收/可降解的高阻隔膜/紙的研發、生產
▲ 演講嘉賓:夏海波,正創堂 (深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夏海波介紹到正創堂公司研發的高端可回收高阻隔材料技術,可應用于食品、醫藥、建材、煙草等包裝制作,能有效解決當前包裝不可回收、不可降解的難題。預計首期廠房今年10月可正式投產,年銷售額達2億元,二期項目建設投產后可達到10億元以上。
新型植物基阻隔涂層材料及可降解植物纖維包裝
▲ 演講嘉賓:王小慧,華南理工大學制漿造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 &主任
王小慧提出構建對水、油、氧氣和水蒸氣的高效阻隔功能性對植物纖維基包裝材料(紙、制漿模塑等)的應用非常關鍵。現有辦法依賴于聚烯烴或生物基塑料、石油基化學品、蠟或氟碳化合物等材料的應用,在構筑阻隔功能性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損壞植物纖維材料的降解性和回收性能。
針對這一挑戰,王小慧所在團隊開發了系列面向植物纖維制品的生物基阻隔功能材料。相對于傳統材料,這些材料來源天然、環境友好,具有獨特的阻隔性能,且適用于涂布、印刷、造紙等多種應用方式。基于此類新型阻隔材料的紙和模塑產品展現出具有競爭力的阻隔、耐摩擦、耐久性和穩定性。
生物質基綠色包裝及功能材料的開發和應用
▲ 演講嘉賓:朱琦,華南理工大學制漿造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后
朱琦先生介紹了生物質基全降解包裝材料的研究開發進展和產業化應用情況,重點介紹紙基復合與功能材料、納米纖維素增強的生物基塑料等生物基全降解材料的研制及其在包裝制品中的應用。
農林廢棄植物資源在干法紙漿模塑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 演講嘉賓:王斌,華南理工大學制漿造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
農林廢棄物植物資源的綠色高值化利用是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實現農業資源循環利用的關鍵前提。干法紙漿模塑和農林廢棄植物資源的有機結合對實現上述目標具有良好的推動作用。
王斌先生在分析我國農林廢棄物植物資源種類、分布、產量等關鍵信息的基礎上,著重闡述多種纖維提取工藝及相應特點。重點闡述了以覆紙干壓、未覆紙干壓等為代表的最新干法紙漿模塑生產策略、產品特點及工藝優勢。
最后,他闡述了干法紙漿模塑在國內的研究及應用進展,探討的相關工藝的技術難點及未來發展方向,為農林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及干法紙漿模塑的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和啟示。
紙制包裝材料的發展及其生產過程的關鍵技術
▲ 演講嘉賓:王斌,華南理工大學制漿造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
紙制包裝材料已成為現代商品包裝的重要組成部分。“雙碳”目標和高質量發展背景下,行業對包裝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王斌展示了所在研究團隊在圍繞紙制包裝材料綠色和輕量化生產過程中解決的科技難題,研究成果極大豐富了綠色造紙技術內涵;另一部分介紹包裝材料與防偽印刷結合技術,賦予紙板的原始防偽,信息化和數字化防偽等功能,引領了防偽紙板制造創新發展。
新一代環保包裝材料PHA
▲ 演講嘉賓:陳國強,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合成與系統生物學中心主任
陳國強先生介紹了生物制造是利用生物體機能進行物質加工與合成的綠色生產方式。目前,傳統的生物制造以模式微生物為主,具有發酵技術成熟,分子改造技術成熟,但易染菌、能耗高、產率低、過程控制復雜等特點,其生產化工產品的競爭力不如化學工業。
為突破傳統生物制造的瓶頸,嗜鹽菌等極端微生物近10年快速發展成為底盤細胞,成為開放無滅菌以及可以連續發酵的“下一代工業生物技術”(Next Generation Industrial Biotechnology, NGIB)。嗜鹽微生物是在高滲透壓環境中具備正常生長能力的極端微生物,近年來,嗜鹽菌的分子生物學工具種類不斷增加,使得其改造和工程化發展迅速,已經完成了多種聚羥基脂肪酸酯(PHA)和小分子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包括形態學工程改造帶來的下游產物回收的便利。基于嗜鹽菌底盤細胞的“下一代工業生物技術”具有基因可編輯性、節能節水、無需滅菌、可連續發酵、設備和操作簡單以及一個底盤,多種產物等優點,合成生物學武裝的嗜鹽菌打開了新型生物制造的一扇新窗口。
版權聲明:本文系cpp114獨家稿件,版權為cpp114所有。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中華印刷包裝網)及作者,違者必將追究法律責任。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